近年来,电子竞技(Esports)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,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,从最初的“小众娱乐”到如今的“千亿产业”,电竞不仅改变了传统体育的格局,更成为年轻一代的文化符号,中国电竞战队在《英雄联盟》全球总决赛中力克强敌,时隔三年再度捧起冠军奖杯,引发全民狂欢蜂鸟电竞活动,全球电竞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,行业前景一片光明。
10月15日,2023年电竞赛事《英雄联盟》全球总决赛(S13)在韩国首尔落下帷幕,来自中国LPL赛区的JDG战队以3:1的比分击败韩国LCK赛区的T1战队,成功夺得冠军,这是继2021年EDG战队夺冠后,中国战队再次站上世界之巅,比赛期间,国内各大直播平台观看人数突破5000万,微博热搜榜前十条中有六条与赛事相关,电竞的影响力可见一斑。
JDG战队的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在小组赛阶段,他们曾遭遇欧洲劲旅G2的顽强阻击,最终凭借团队协作和战术调整成功突围,决赛中,面对拥有“电竞传奇”Faker的T1战队,JDG的中单选手Knight发挥神勇,多次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,最终荣膺FMVP(总决赛最有价值选手),赛后,Knigh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这个冠军属于所有支持中国电竞的粉丝,我们会继续努力,让世界看到中国电竞的实力。”
电竞的崛起并非偶然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游戏文化的深入人心,电竞早已摆脱“不务正业”的标签,成为一项被国际奥委会认可的正规体育项目,2022年,电竞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杭州亚运会,中国队斩获《王者荣耀》《和平精英》等项目的金牌,进一步推动了电竞的社会认可度。
据市场研究机构Newzoo最新报告显示,2023年全球电竞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380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7%,中国电竞市场规模占比超过30%,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,行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赞助、媒体版权、游戏内消费和赛事门票等,以《英雄联盟》为例,仅2023年全球总决赛的赞助商就包括奔驰、可口可乐、耐克等国际一线品牌,单赛季商业合作金额超过2亿美元。
尽管电竞产业蓬勃发展,但其职业化与规范化仍面临挑战,与传统体育相比,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普遍较短,多数选手在25岁左右便面临退役问题,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健康隐患(如手腕损伤、视力下降等)也引发社会关注。
为了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,国内外电竞组织正积极采取措施,中国电竞协会于2023年发布了《电竞运动员健康管理规范》,要求俱乐部为选手提供定期体检和心理辅导,高校电竞专业的设立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管理、解说和运营人才,中国传媒大学、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已开设电竞相关课程,培养复合型电竞人才。
电竞的辐射效应不仅限于产业本身,更成为城市文旅发展的新引擎,近年来,上海、成都、西安等城市纷纷打造“电竞之都”,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吸引游客,以上海为例,2023年《DOTA2》国际邀请赛(TI12)落户浦东足球场,赛事期间带动周边酒店、餐饮消费超5亿元。
成都则依托“王者荣耀”IP,建设了全国首个电竞主题街区——量子光电竞中心,该街区集赛事、直播、周边零售于一体,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,成都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电竞与文旅的结合,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,更推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。”
从“网瘾少年”到“世界冠军”,电竞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随着5G、VR等技术的成熟,未来电竞的观赛体验将更加沉浸式,商业潜力不可限量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:“电竞代表着体育的未来,我们必须拥抱这一趋势。”
在中国战队夺冠、产业规模破千亿的背景下,电竞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。